您当前的位置:中国健康前沿网资讯>正文

怎样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_健康人群须知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时间:2021-05-13 14:06:58  阅读:90144+

一、血吸虫病的病理机制

  血吸虫病(schistosomiasis)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。近年来有死灰复燃之势,脑血吸虫病发病率有明显上升。目前,全世界有6亿人受到威胁,近2亿人受到感染,每年可致200万人死。在我国仍继续流行于7个省的大山区及湖沼地区,其中脑血吸虫病(cerebral schistosomiasis)患者约占2% ~4%。笔者就脑血吸虫病的病理和影像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。

  一、 脑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、发病机制及病理特点

  1 脑血吸虫病的感染途径

  血吸虫属裂体吸虫,可侵及肺、胃肠道、泌尿和中枢神经系统。有3种血吸虫 (埃及血吸虫、曼氏血吸虫及日本血吸虫)可侵及脑和脊髓。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是日本血吸虫病。人接触疫水时,尾蚴钻入人体皮肤或黏膜内,脱去尾部发育成童虫,继而进入小血管,经血液循环达全身。其入脑的可能途径: (1)寄生于门静脉系统的成虫排卵形成栓子,经动脉系统传播,尤以存在肺动-静脉瘘时,可经Batson’s静脉丛退化静脉传播。(2)蠕虫(主要是雌虫)逆血流异位移行入颅内窦寄生,可直接进入脑内小静脉排卵而沉积。

  2 脑血吸虫病的发病机制

  (1)循环抗原引起的脑免疫损害:肠相关抗原(gut associated antigens, GAA)、膜相关抗原(membrance associated antigens, MAA)和可溶性卵抗原(soluble eggantigens, SEA)可在脑血管中沉积,激活补体C3a、C5a,造成Ⅲ型变态反应,形成免疫复合物,在脑内产生细胞毒素,并引发脑组织免疫损害及水肿而出现症状。

  (2)脑内急性血吸虫卵结节形成:成熟虫卵毛蚴释放的可溶性虫卵抗原 (SEA)及其诱导释放的一系列淋巴因子,导致以增生和坏死为特征的IV型变态反应性结节形成。

  (3)脑内慢性血吸虫卵结节形成:急性虫卵结节形成10 d 后,卵内毛蚴死亡,虫卵及坏死物质被吸收、清除或钙化,病灶内巨噬细胞衍变为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多核巨细胞,形成与结核结节类似的肉芽肿,可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,但卵壳碎片或钙化的死卵会长期存留而出现症状。

  3 脑血吸虫病的病理特点

  血吸虫卵可见于大脑、小脑、脑干、软脑膜及脉络丛。肉眼观急性虫卵结节为灰黄色粟粒至黄豆大小结节。镜下见结节中央有一至数个成熟虫卵,其表面附有放射状嗜酸性均质棒状物(称为Hoeppli现象),实际上为抗原抗体复合物。结节周围是一片无结构凝固性坏死区和大量嗜酸性粒细胞聚集,可见菱形或多面形蛋白性Charcot—Leyden 结晶[5]。慢性虫卵结节可见上皮样细胞和异物多核巨细胞形成的肉芽肿,可发生纤维化和玻璃样变,周围毛细血管网形成,邻近脑组织充血水肿伴胶质增生。

二、脑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

  一、脑血吸虫病的临床特点

  1 临床表现

  国外文献报道90%以上脑血吸虫病患者无症状,由尸检证实。而国内文献报道大多数患者都出现程度不同的临床症状,因为脑血吸虫病是虫卵在脑内的异位性损害,可引起神经系统一系列症状[4~6]。患者都有疫水接触史,好发于青壮年,男多于女,一般在感染后数周或数年内发病。以首发癫痫为多见,唐荣华等[8]报告98例均有各种类型的癫痫发作,其中全面性(强直—阵挛性)发作37例 (37. 76% ),单纯部分发作34例(34. 69% ),复杂部分发作10例(10. 20% ),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17例 (17. 35% )。还可出现头痛、呕吐、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症状,或伴有失语、肌力下降及偏瘫等。

  2 实验室检查

  主要是免疫学检测方法,采集血和脑脊液标本行血吸虫免疫试验,有间接血凝集试验 (IHA)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。邹安琪等[9]对 1组12例脑血吸虫病患者进行了检测,血清免疫学检查阳性率较高, IHA为83. 3%, ELISA为100%,脑脊液免疫学检查, IHA为41. 7%, ELISA为66. 7%。结果显示:血及脑脊液中IHA检查阳性率均较ELISA检查阳性率低,认为如能测得病人的血和脑脊液(尤其是脑脊液)的血吸虫抗体则能给诊断的确立提供有力依据。 2.3  脑电图检查 脑电图显示: (1)呈弥漫性慢波或痫样放电; (2)呈局灶性慢波。唐荣华等报告76 例中分别有23例(30. 26% )和17例(22. 37% )。

三、血吸虫病的病变

  1、结肠 病变常累及全部结肠,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为显著,这是因为成虫多寄生于肠系膜下静脉和痔上静脉的缘故。虫卵沉着在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,引起急性虫卵结节形成。肉眼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及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的病灶,直径约0.5~1cm左右。继之,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大小不一、边缘不规则的浅表溃疡,虫卵可随之脱落入肠腔,在粪便中可查见虫卵。临床上可出现腹痛、腹泻等痢疾样症状。随着病变的发展,虫卵结节最后纤维化,虫卵也逐渐死亡及钙化。晚期,由于虫卵的反复沉着,肠粘膜反复发生溃疡和肠壁纤维化,最终导致肠壁增厚变硬,甚至肠腔狭窄和肠梗阻。由于肠壁结缔组织增生,虫卵难于排入肠腔,故晚期患者粪便中不易查见虫卵。此外,部分肠粘膜萎缩,皱襞消失,部分呈息肉状增生,少数病例可并发管状或绒毛状腺瘤甚至腺癌。

  2、肝虫卵随门静脉血流到达肝脏,由于虫卵直径大于门静脉末梢分支之口径,虫卵引起的病变主要在汇管区,以左叶更为明显。早期可有轻度肝肿大,表面及切面可见多个不等的灰白或灰黄色、粟粒或绿豆大小的小结节。镜下在汇管区附近见许多急性虫卵结节,肝细胞可因而受压萎缩,也可有变性及小灶性坏死。Kupffer细胞增生和吞噬血吸虫色素。   慢性病例肝内可见慢性虫卵结节和纤维化。感染较轻的病例,仅在门管区有少量慢性虫卵结节,临床上一般不出现症状。长期重度感染的病例,汇管区周围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,肝因严重纤维化而变硬、变小,导致血吸虫性肝硬变。肝表面不平,有浅的沟纹分割成若干大小不等稍隆起分区,严重时形成粗大结节。切面上,增生的结缔组织沿门静脉分支呈树枝状分布,故称为干线型或管道型肝硬变(pipe stem cirrhosis)。由于虫卵结节主要见于汇管区,肝小叶并未遭受严重破坏,故不形成明显假小叶,与门脉性肝硬变不同。由于门静脉分支虫卵栓塞、静脉内膜炎、血栓形成和机化,以及门静脉周围纤维组织增生,使肝内门静脉分支阻塞和受压,从而造成较为显著的门静脉高压。临床上常出现腹水、巨脾、食管静脉曲张等后果。

  3、脾 早期脾略肿大,主要由于成虫的代谢产物引起的单核巨噬细胞增生所致。晚期脾进行性肿大,可形成巨脾,重量可达4000g,主要由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脾淤血所致。肉眼上,脾质地坚韧,包膜增厚。切面暗红色,常见棕黄色的含铁小结(siderotic nodule),主要由陈旧出血灶伴有铁质及钙盐沉着和纤维组织增生构成。有时还可见多数梗死灶。光镜下,脾窦扩张充血,窦内皮细胞及网状细胞增生,窦壁纤维组织增生而变宽。脾小体萎缩减少,单核巨噬细胞内可见血吸虫色素沉着。脾内偶见虫卵结节。临床上可出现贫血、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脾功能亢进症状。

  4、肺 肺血吸虫病是常见的异位血吸虫病。在部分急性病例,肺内可出现多数急性虫卵结节,其周围肺泡出现炎性渗出物,X线照片类似肺的粟粒性结核。通常肺的变化甚轻微,一般不导致严重后果。关于肺内虫卵的来源,近年来认为系寄生于肠系膜的成虫,经门-腔静脉之间的交通枝至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内产卵,再经右心而入肺。

四、血吸虫病的治疗

  急性期如有发热,应卧床休息或住院治疗,并补充营养和支持治疗。病情严重者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。慢性期以病原治疗为主,有贫血及营养不良者,予以支持治疗。晚期患者应适当休息,给予低盐、高蛋白饮食,增加营养,改善全身状况。对血浆蛋白明显减低伴高度腹水者,可输血浆或人血白蛋白,并适当利尿。巨脾型采用脾切除加大网膜腹膜后固定术。异位性损害如脑血吸虫病有癫痫症状者,给苯巴比妥、安定、苯妥英钠等控制发作。

  以吡喹酮为首选药物。吡喹酮为一广谱抗蠕虫药,治疗血吸虫病疗效卓著。急性血吸虫病患者,吡喹酮治疗后,6~12个月粪便检查阴转率为90%左右,慢性与晚期患者为91%~100%,具体用药方法如下:

  ①急性血吸虫病:总剂量按120mg/kg计算,分12次、4天服完,体重超过60kg者,仍按60kg计算,应以住院治疗为宜。

  ②慢性血吸虫病:一般可采用总剂量60mg/kg,分6次、2天服完,或40mg/kg顿服。个别年老体弱者,总剂量可减至35~40mg/kg,两次分服。

  ③慢性血吸虫病:晚期患者多数患夹杂症,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慢性与晚期患者服用吡喹酮后,药物吸收慢、排泄差,血药浓度明显增高,并维持较长时间,晚期患者血液浓度更高。因此,药物剂量应适当减少和个体化。一般可按总剂量40mg/kg计,一次服完,或分两次1天服完。服药期间应加强观察,服药前后应暂时停用利尿剂。

原标题:怎样做好血吸虫病的预防措施_健康人群须知

“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,可以联系本站!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!